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技术答疑

从牧场“循环农作”到山区“营养餐”,新乳业为何投身ESG实践?

阅读:

时间:2023-03-10

ESG不仅仅是一个概念,也不只关乎一个企业、一个行业,而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行业人士分析指出,对企业来说,ESG已经是迈入高质量发展赛道的一道必答题。

近年来,可持续发展重要性日益显现,ESG表现成为投资市场评判上市公司的标准之一。最近几个月,上市公司陆续发布CSR(企业社会责任)、ESG等各类非财务报告,让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经营以及内部治理情况。

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(环境)、Social(社会)和Governance(治理)的缩写,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、社会、公司治理绩效而非仅财务绩效的价值理念、投资策略和企业评价标准。随着气候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强化,减碳刻不容缓,这已成为包括乳业在内众多行业的重要议题。

中国有句俗语叫做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质为先”。水和土壤问题自然也成为ESG环境维度的核心议题。

12月5日,在第9个世界土壤日当天,国内高端农业品牌——新希望乳业旗下的朝日唯品联合青岛农业大学编写的《土壤白皮书》正式发布。借助世界土壤日的节点,宣传健康土壤的重要性,倡导土壤资源的可持续管理。朝日唯品也是行业内首家发布《土壤白皮书》的企业。

中国企业如何以ESG理念为工具,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,保障自身健康运营和长远发展?新乳业(002946.SZ)等知名乳企的ESG践行思路,或许可以为其他乳业乃至更多行业的参与者提供参考。

“双碳”之下

企业践行ESG正当时

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2004年首次提出了ESG概念,UN PRI(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)在2006年进一步将公司治理与环境、社会责任合并,正式明确了ESG投资的三大内涵。此后,ESG理念不断深化,评价标准与投资产品进一步完善,国家主权基金、养老基金等诸多机构都逐渐接受,并开始实践ESG投资理念。

简单来说,ESG是一个指标,分别从环境、社会以及公司治理角度,来衡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。借助ESG,资本和社会可以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金融发展的价值。

ESG也是一种投资理念,但不同于传统财报中主要考核营收、利润等财务指标,ESG是基于环境(Environment)、社会(Social)、公司治理(Corporate Governance)三个方面,来评估企业运营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,目的也是要获得稳定的长期收益。

从环境(E)的角度,ESG投资关注气候变化、资源消耗、废弃物、污染和砍伐森林等;从社会(S)的角度,ESG投资关注人权、现代奴役、童工、工作条件和员工关系等;从公司治理(G)的角度,ESG投资关注贿赂和腐败、高管薪酬、董事会的多样性和结构、政治游说和献金以及税务策略等。

近年,ESG成为商业市场热词。在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《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(2022)》中,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沟通内容中首次纳入“公司的环境、社会和治理信息(ESG)”。

2022年,中国ESG发展进入快车道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ESG对于信用评级的重要性,并以自身行动践行环境、社会与公司治理的重大责任使命。

ESG的核心是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,在商业价值和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。它既是对投资一家好公司的筛选方法,也是企业核心实力的丈量尺度。

根据商道纵横发布的《A股上市公司2020年度ESG信息披露统计研究报告》,从2011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发布数量持续增长,2021年共有1092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0年ESG报告,占当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25.3%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场践行ESG的风潮中,乳企成为重要的参与者。从牧场大“循环农作”,到扶贫助教的“营养餐”,乳企已经悄悄做了很多。